多方携手,"为汝而战,全力治愈" 乳腺癌关爱公益行上海圆满举行

admin 财商 2024-10-19 16:14:27

摘要:公益力量在行动:多方聚力早期乳腺癌复发防治

上海2024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10月17日,在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期间,新华网携手诺华共同发起的"为汝而战,全力治愈"乳腺癌关爱公益行项目在上海圆满举行。该项目积极......

公益力量在行动:多方聚力早期乳腺癌复发防治

上海2024年10月18日 /美通社/ --  10月17日,在世界乳腺癌防治月期间,新华网携手诺华共同发起的"为汝而战,全力治愈"乳腺癌关爱公益行项目在上海圆满举行。该项目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致力于普及乳腺癌防治知识,提升公众对乳腺癌早期发现与治疗重要性的认识,传递"早期防复发,晚期长生存"理念,助力多患者回归健康生活。

现场嘉宾共同启动“为汝而战,全力治愈”项目
现场嘉宾共同启动“为汝而战,全力治愈”项目

此次活动汇集众多国内乳腺癌领域专家及患者代表。活动还特别推出了专为乳腺癌患者设计的"为汝而战"拳击康复操,助力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奥运冠军李倩与亚军杨柳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带领大家共跳拳击康复操,她们以自身经历为引,激励乳腺癌患者在康复之路上与永不言弃的奥运精神共进,勇敢面对挑战并积极治疗,为全力治愈而战。

专业引领:聚焦早期乳腺癌复发防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指出:"目前,中国超过95%的乳腺癌患者为早期患者[1],早期乳腺癌是可以被临床治愈的,但复发风险不容忽视。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仍有高达三分之一的患者面临着复发风险[2]。这一严峻的现实时刻提醒着我们,乳腺癌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表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早期乳腺癌的复发风险、规范治疗等仍存在认知不足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早期乳腺癌患者获得最终的治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将在明年进行一系列科普巡讲,通过医生讲解及医患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用大众能听懂的语言传递乳腺癌防治知识,为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更多关爱和支持。"

在活动的圆桌论坛环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瑾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犇龙教授围绕"早期乳腺癌复发及治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尽管早期乳腺癌目前有着很好的治疗,但仍有一些患者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如CDK4/6抑制剂已经用于临床治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但临床还需要更多能使更广泛人群获益的创新治疗手段和药物进入中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多方聚力:共筑早期乳腺癌复发防治堡垒

目前,乳腺癌的防治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女性健康的关键议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此次"为汝而战,全力治愈"乳腺癌关爱公益行项目汇聚了多方力量,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关爱。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代表,新华网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周诗华强调:"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始终致力于推动权威、科学的医疗知识传播,帮助公众提高对健康问题的认知。乳腺癌防治不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家庭问题。因此,新华网有责任推动公众健康意识的觉醒,帮助更多女性及早接受筛查和诊断,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诺华公司中国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李尧表示:"诺华一直致力于为全球患者提供创新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延长生命。乳腺癌领域是诺华重点关注的疾病领域之一,期待通过这次公益项目,激发社会各界对乳腺癌防治知识的广泛关注,增强早期乳腺癌患者对高复发风险意识的提升,让更多中国患者获益,助力健康中国2030愿景的实现。"

"为汝而战"拳击康复操的推出,成为此次活动最大的亮点。在奥运冠军李倩和亚军杨柳的带领下,现场的嘉宾和患者们热情参与了拳击康复操的展示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表示:"上肢运动对于乳腺癌患者尤其重要,拳击康复操这类上肢锻炼方式,可以促进淋巴液的循环,有助于减轻上肢水肿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粉红丝带联盟副主席施月波强调,乳腺癌有效防治要关注医疗层面,更要在社会层面给予乳腺癌患者关爱和支持。拳击康复操的推出为患者群体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术后锻炼方式,将给予患者信心和激励,助力患者勇敢与疾病抗争。"

未来,"为汝而战,全力治愈"乳腺癌关爱公益行项目将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力量持续发力,在北京、广州、成都等全国十余个城市开展一系列的大型科普讲座,推动乳腺癌防治知识的深度普及。同时,项目也将联合各地患者组织,将"为汝而战"拳击康复操惠及至更多患者,助力患者术后身心康复。

[1] Zeng H, et al.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1;6(12):e877-e887.

[2] Pan H, Gray R, Braybrooke ,et al.; N Engl J Med 2017 Nov 9;377(19):1836-18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