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题西林壁——跟着课本游九江之三

admin 资讯 2024-09-11 11:35:06

摘要:

  我们不懂庐山,这是必然的。庐山雄奇险秀,处处有差异,季季景不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游人眼中有一千个庐山。为什么呢?显然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东坡先......

朱虹:题西林壁——跟着课本游九江之三

  我们不懂庐山,这是必然的。庐山雄奇险秀,处处有差异,季季景不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游人眼中有一千个庐山。为什么呢?显然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其实不然。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波澜壮阔,气韵迭起。而人,就如这山一样,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古人是以心看人,而心则长在自己的肚子里,往往容易看到自己的长处,而难认识到自己的短处,这正是问题导向的源头。每一个人,只有站在新的高度来观世界、看自身,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真实的自己。

  元丰七年四月二十四日,苏轼来到庐山,晨光映射下的庐山,云蒸霞蔚,奇峰异石宛如披上了绚丽的外衣。幽静翠绿的山间小道也沐浴着晨光,凉爽的山风划过树梢,清晨的阳光从绿叶交错的缝隙洒落,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留下一个个斑驳的光点。

朱虹:题西林壁——跟着课本游九江之三

  如此胜境,确实是造物主的名篇杰作,绝非人类的语言所能描述。因此,初入庐山之前,苏轼便与朋友约定:此次登临庐山,纯属游赏,放松心情,不作诗。奇怪的是,不知何时,苏轼到来的消息早已传遍庐山上下,所到之处,山中人们纷纷奔走相告,都跑来一睹这位文章盖世的大才子。苏东坡最后只得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信手涂鸦一首。没想到,这首涂鸦之作成为描写庐山诗歌的天花板,千年之后,这首诗依然焕发着哲理光芒和长远的生命力。

  面对庐山的云遮雾罩、烟雨迷蒙,苏轼并未只沉浸于对美景的赏玩感叹,而是清醒地观察、理智地思索,透过庐山迷雾的表象看透它真实的本质。

朱虹:题西林壁——跟着课本游九江之三

  这就是苏东坡,崇敬、爱戴、仰慕、钦佩、尊重,以及喜欢,简而言之,多才多艺,一人千面。在不同时段,不同阶层人眼中都有着不同的面貌和不同的称呼。但是最后大家都把“喜欢”两字给了他。而他最喜欢的地方是庐山,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哲理。他身前写的最后一首诗,是给小儿子苏过的,无题,只有四句话:“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北宋时,庐山的烟雨浙江潮是两处名气最大的景点,不去,谈不上是什么文旅名家,所以非去不可。但是来看了以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神奇,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我们拼尽心力去争取的事物,其实并非有我们原来想象的那么重大的意义。要敢于放弃执念,无需死磕到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