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携手合作,成功展示了船载捕集二氧化碳从卸载、处理、运输和利用的完整价值链。
捕获的二氧化碳已被成功用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
上海 2025年6月30日 /美通社/ -- ......
-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携手合作,成功展示了船载捕集二氧化碳从卸载、处理、运输和利用的完整价值链。
- 捕获的二氧化碳已被成功用于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
上海 2025年6月30日 /美通社/ --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于2025年6月25日在中国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个海上试点项目,该项目展示了船上捕获的二氧化碳的完整价值链。
本次试点项目共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上海齐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齐耀")负责,将从集装箱船"长顶"轮(MV Ever Top)上捕获的25.44公吨二氧化碳,通过船对船(STS)的方式接卸至接收船"德锦26号"。随后,这批二氧化碳从"德锦26号"被转运至浙江省舟山市的码头,并卸载至槽罐车上。
第二阶段由GCMD牵头,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运输至其最终端使用目的地——上海瀜矿科技与包钢位于包头的合资工厂。在此,液态二氧化碳(LCO₂)被成功用于低碳碳酸钙的生产 -- 该物质是可持续建筑材料中的关键成分。
这一跨行业的示范项目标明,捕获自航运行业的二氧化碳可被再用于工业应用,从而将航运业脱碳工作与更广泛的陆地碳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打通碳价值链的关键一步
要大规模推进航运业脱碳,不仅需捕集碳,还必须通过建立完整的碳价值链来解决所捕获和卸载的二氧化碳的归宿问题,包括建设下游基础设施,以有意义的方式实现所捕获的二氧化碳的卸载、运输、储存和使用。
将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混凝土生产,是当前各种利用途径中温室气体(GHG)减排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因为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陆地上高碳排放的水泥生产需求。这一发现在GCMD的COLOSSUS研究中也有比较细节的探讨,该研究评估了船上捕集二氧化碳在各种封存和利用途径下的全生命周期排放情况。
在现实限制条件下开展的试点项目
作为首个此类试点项目,本次试点为未来船上碳捕集的规模化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现实经验与挑战识别。
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在于捕获的二氧化碳的归类问题:若将其归类为"危险废物",则其再利用将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并需要进行妥善处理。通过与相关主管部门密切协调,本次试点重新归类为"危险货物",从而解除了这些限制,使其能够作为工业原料加以利用。
此次试点项目,GCMD促成了价值链上的各利益相关方的通力合作 -- 包括愿意评估船上捕获的二氧化碳并作为其生产原料的终端用户。由于该终端用户的工厂位于内蒙古包头,捕获的二氧化碳被运输逾2000公里,完成首次工业再利用的实地验证。
广泛的生态合作支持
此次试点项目汇聚了价值链上多个利益相关方的紧密合作,包括船东长荣海运(Evergreen Marine Corp)、船载碳捕集系统(OCCS)供应商齐耀、船对船服务提供商德锦航运,以及工业终端用户 -- 上海瀜矿科技及其合资公司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
此外,上海市交通委、上海海事局、上港集团、上海海关和上海边检等政府与监督部门也为此次试点项目提供了重要支持。
试点以外
GCMD将对本次试点进行全面的生命周期评估LCA),利用在整个试点项目期间获取的二氧化碳质量,数量及相关数据,来量化此次试点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并由挪威船级社(DNV)提供第三方减排审查认证,以符合公认的碳核算标准。
发言人致辞:
GCMD 首席执行官卢月玲教授 (Professor Lynn Loo)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发挥自身作为中立协调者的作用,汇聚来自各行业的利益相关方,共同解决船载捕集二氧化碳在卸载与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与操作挑战。本次试点标志着我们向将船上捕获的二氧化碳纳入更广泛的循环经济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我们正在开展严谨的生命周期评估,以全面量化这一价值链的气候影响,证明船载碳捕集系统在经过深思熟虑且透明的应用时,能够成为有效的脱碳手段。"
齐耀环保总经理,苏毅博士(Dr. Su Yi) 表示:"作为全球首套全流程船舶碳捕集系统的研发者,我们非常荣幸与各方合作,共同完成全球首次船对船液态二氧化碳的接卸。自2024年初设备交付以来,齐耀环保已成功完成两次船岸卸载并实现全球首次船舶CII核算扣减。从'船岸卸载'到'船对船接卸',我们相信,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连同持续优化迭代的OCCS技术,将为航运业脱碳进程注入强劲动能。"
瀜矿高级副总裁陈少斌 (Tracy Chen)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在由GCMD主导的这一项目中,担任船上捕获的液态二氧化碳的终端用户。通过将液态二氧化碳转化为高纯度绿色碳酸钙,我们助力完成了此次试点项目中的碳价值链闭环。瀜矿致力于推动航运业大幅减排。未来,随着瀜矿沿海矿化项目的启动,船上捕获的液态二氧化碳将能在当地得到利用和储存,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减排,并助力航运业向净零排放转型。"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简介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GCMD)于2021年8月1日作为非营利机构成立,其使命是通过制定标准、部署解决方案、资助项目以及促进跨部门合作,支持航运业实现脱碳目标。
GCMD由必和必拓(BHP)、BW集团、东太平洋航运(Eastern Pacific Shipping)、挪威船级社基金会(Foundation Det Norske Veritas)、海洋网联船务(Ocean Network Express)和胜科海事(Seatrium)这六家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创立。此外,GCMD还从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获得资金支持,用于符合条件的研究与开发计划和项目。自成立以来,英国石油公司(bp)、韩华海洋(Hanwha Ocean)、赫伯罗特(Hapag-Lloyd)、日本邮船(NYK Line)和新加坡PSA国际港务集团(PSA International)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加入GCMD。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30家中心级和项目级合作伙伴加入GCMD,他们贡献资金、专业知识和实物支持,以加速可扩展低碳技术的部署,并降低技术应用的障碍。
自成立以来,GCMD启动了四项关键举措,旨在填补以下领域的技术和运营空白:液氨作为船用燃料的应用、为即用型绿色燃料制定保障框架、通过船载碳捕集技术打通碳价值链并明确所捕获的二氧化碳的价值链,以及填补数据与融资之间的差距,以扩大节能技术的采用范围。
GCMD战略性地选址于新加坡,这里是全球最大的船用燃料加注中心和最繁忙的转运港之一。